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文章库
  • 讲座回顾|从不会说到好好说: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攻略

讲座回顾|从不会说到好好说: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攻略

来   源:康谱睿启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有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几乎完全没有口语,这是因为他们在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语前期就停滞了,一直没有办法靠自己自然自发地产生出口语。同时,非惯性口语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大体而言非惯性口语出现的频率和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是负相关的,尤其与儿童语言的理解能力高度相关。
关键词:孤独症,认知,仿说,模仿,语言障碍,精细动作,粗大动作,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孩子,孤独症谱系,提示,示范,认知能力,语言发育,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康复,康谱睿启

上周二,康谱睿启儿童成长中心举行了一场主题为“从不会说到好好说——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攻略”的免费公益讲座。康复督导肖石花老师作为主讲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不少语言康复的知识点。而现在,这场干货满满的讲座已经帮大家整理成文稿啦,快来一起学习、复习一下吧!


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家在今天下午抽出时间来听我的讲座。我是康谱睿启的教学督导肖石花老师,我今天主要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儿童的语言发展,尤其是我们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经常会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作为家长和作为治疗师,应该怎样去认识、理解,以及怎样恰当地进行引导干预,从而促使我们的孩子,在语言沟通乃至社交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

我们之所以关注语言,不仅仅是因为语言的社会功能非常重要,语言是我们沟通的桥梁,是我们获取信息、交换信息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甚至有一些心理学者认为,语言与思维是一体的,语言就是思维的外显形式。

曾经科学家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这个实验在心理学界也比较知名。有这样一个原始部落,这个原始部有一套完全独立于外界的语言系统。TA们的语言里只有三个词语用来表示数字。

第一个词表示1或者很少。第二词表示2。第3个词表示3或者更多。所以它不像我们有12345这样精确表达数量的阿拉伯数字。

然后科学家就在这个原始部落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先给TA们看一堆苹果,等TA们看完了之后,再把这堆苹果用布遮住,几秒钟之后,再给TA们看另一堆苹果,最后让TA们判断先后看到的两堆苹果的数量是不是一样的?

这个实验的结果呢,非常令人惊讶。

如果放的是一个苹果或者两个苹果他们就很容易判断前后数量是不是一致的。但是一旦苹果的数量多于3个,TA们的错误率就上升了很多,也就是说,TA们对三以上数量的理解就不准确了。

比如第一堆是4个,第二堆也是4个苹果,问TA们两堆苹果是一样多的吗,TA会回答:呃,不知道。还有比如说第一堆是5个第二堆是4个苹果,问TA们是一样多的么,TA们会回答:好像是一样多的。

这个实验,就很生动地说明了, 我们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密切。

就是说如果你的语言系统里没有词语精确表达3以上的数字,人们的思维也就很难去精确的理解,3以上数量的东西。

所以啊,在我们对孩子进行言语治疗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孩子进行脑功能的开发和思维的升级。也就是说随着孩子语言能力提升,往往呢孩子也会伴随着方方面面的进步,比如认知、行为、情绪沟通等等。

所以语言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而我们大部分孤独症儿童都在语言发展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语言发展有5个阶段,而我们孤独症谱系儿童由于脑功能异常,导致他的语言发展停留在了,其中的某个阶段,然后不进步了。

哪五个阶段呢?

1 、语前期

第1个阶段叫语前期,也叫作牙牙学语期,这个阶段一般是指1岁之前。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发展出来真正的口语能力,TA主要是通过手势,表情或声音这种非口语的方式进行沟通,比如说,TA想要抱抱,那么TA会张开手臂,会抱着你的腿,要求抱抱。TA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跟你互动。甚至可能有一些早慧的儿童在10个月左右,会出现零星的,像爸爸妈妈这样的单词。

2、语汇期

第2个阶段呢,叫做语汇期,就是1~2岁左右的时间,这个阶段的孩子大概能理解300个词,其中,能使用50个词左右,而且TA们能够将两个不同的常见字组成一个词。比如说要吃,要喝。这样的一个很短的短句。也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你是小宝吗?” ”是/不是。“

TA也能理解和执行“一步指令”了,比如你让TA扔垃圾,TA可以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同时呢TA会经常地使用一些手势,比如指着一些TA感兴趣的事物,像玩具之类的。

3、构句期

那么第3个阶段,叫做构句期,大约在2~3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的时候特别会仿说,也特别爱问问题,所以也可以叫“好问期”,好问期的孩子能表达一些简单句,比如”我要吃饼干,妈妈抱抱我“ 也能接受一些相对更为复杂的,需要两个步骤才能完成的指令了比如说”宝宝把鞋子拿起来,递给爸爸。“

TA还能够理解一些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大与小,高和矮,上和下。而且TA可以回答一些简单的开放性问题,比如说”这是什么呀?“这样的问题2~3岁的时候,孩子就可以回答了。

4、语言精熟期

第4个阶段叫做语言精熟期,大约在3~4岁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上可以理解大人说的日常的表达了,能按照三个步骤的指令进行行动。

比如说,“来,宝宝,把玩具放到桌子上,把鞋子穿好,然后跟妈妈一起走”,这样的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表达;然后呢他也可以说出顺序故事,比如说先干了什么,再干了什么,这一类的表达。

5、语言完备期

那么到4~6岁的时候就进入了第5个阶段,语言的完备期,也就是说TA能够流利地说话,会使用一切记忆中的词汇,并且能够从成人的言语中发现语法关系来修正自己错误的语法,逐渐形成真正的语言。这就是完备期。

所以呢我们的孤独症儿童,或者是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就是在这五个阶段中的某一个阶段停滞了。这个时候啊,就需要我们去帮助TA进行干预,目的是为了推动TA进入下一个阶段。

有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几乎完全没有口语,这是因为他们在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语前期就停滞了,一直没有办法靠自己自然自发地产生出口语。

对于无口语的儿童。家长首先需要理解的是:孩子在开口说话之前,是需要先具备一些特定的能力的,孩子之所以没有出现口语,就是这些能力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出现了障碍。只要这些能力一一具备了,孩子开口说话只是时间问题。

哪几项能力呢?

01

第一,TA要具备基本的语言理解能力,TA起码要能够理解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名称(比如TA常吃的、穿的、用的,衣服、鞋子、杯子、牛奶等,常见的人称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于我们常用的动词这些词汇。加起来,孩子至少要理解50个词汇才能开始说第1个词。

孩子要能够达到50个词的词汇量,正常的孩子要满一周岁。这里说的正常孩子是指孩子的脑功能,大人跟孩子的互动,以及给予孩子的刺激,所有这些生理基础和后天环境都是正常的。

那么怎么来判断孩子理解语言的能力处于什么样水平呢?

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什么话都听得懂,就是不会说。比如你跟TA说:“来,宝宝饼干给你吃” TA会来拿饼干吃;拿衣服给TA,TA会伸手穿衣服;指着鞋子让TA穿,TA会穿鞋子;你让TA拍拍手,TA会拍拍手,我们家长说的这些TA都会做,他能够理解,就是不会说。

但是需要注意,这些行为是在有手势、动作、以及情境暗示下实现的,这不是我们说的语言理解。

那要怎么测试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呢?

大人发出口头指令,同时不要做出动作手势上的引导,我们来看孩子能不能正确做出反应。比如,摸五官、拍拍手、拿水杯。如果孩子正确地做出指令动作,这个时候我们就认为孩子理解了。

语言正常发展到1周岁的孩子大概能理解50个左右的简单指令。两岁的孩子大概能理解200个。

所以,当孩子的语言理解,累积的词汇量还不够的时候,家长就不要急着让孩子说话,而是,应该要去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

这是产生口语前需要的第一项能力,语言理解能力。

02

第二项能力是模仿能力,从模仿动作开始到模仿发音,再到语言的模仿,可以说模仿是一切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上面我们讲到孩子不理解所以不会说,但也有一些孩子是TA确实理解了但就是不会说。

比如你叫TA拿饼干,TA能正确找出饼干,你拿着饼干给TA吃,说“饼干”,想让TA跟你仿说,孩子张开嘴巴,他知道这是吃的,但就是不会模仿你的发音。无论你怎么诱惑TA都不发声。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先退一步,先进行一个字的仿说,比如“饼”、“吃”,如果一个字TA都不能仿说,那我们再退一步,玩口部动作+声音的游戏,比如打哇哇、打不、 出声吻,假装吃东西“啊么”。

如果这些也不行,但是TA会进行口部动作的模仿,比如TA会模仿张嘴,吐舌、圆唇、展唇。那我们还是要继续玩动作、操作物品+声音的游戏,比如玩汽车玩具按喇叭“滴滴叭叭”,也可以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

这个时候,孩子能不能立即发音不重要。我们要不停地输入,只有听得足够多,TA才能记住这个情境,才有可能开始模仿你的发音。

但是,如果TA连口部动作都不能模仿,那我们就要再退一步,看TA能不能进行物品操作的模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模仿。如果不行,请先从这些基础的模仿开始训练。

学习从模仿开始,仿说是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所以第二项能力是模仿能力。

03

第三项能力,是动机,也就是沟通和表达的动机。

动机其实是最常见的, 比如孩子饿了,渴了,或者有其它的需求,都是TA的动机。

但是我们孤独症谱系的儿童, 天然的动机偏弱。他不是没有动机,但是偏弱,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创造条件,激发他的动机。当孩子的动机足够强的时候,才有可能催生他沟通的欲望,甚至产生语言。往往孩子的口语,就是这样突然被催生的。

我们孩子,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当TA有需求的时候,TA直接行动,与你没有互动。比如当TA饿了,自己直接拿食物。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创造机会刺激TA产生互动的需要。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需要我们。比如把食物放在孩子能看见但够不着的地方,或者打不开的透明盒子,或带锁的抽屉里等。孩子想要得到,但单靠TA自己是不够的,需要向你求助,这样才有可能帮助TA建立沟通的动机。

第二种情况,孩子有了动机,也确实与你产生沟通,但不是通过口语。他也许通过肢体语言,比如拉着你的手看着食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响应孩子的需求前,鼓励孩子发出声音。当TA拉住你的手时,你要说“饼干”,并鼓励TA看着你口型进行仿说。所以我们作为家长,要敏感的抓住孩子的动机,这是语言开发的最好时机。

04

产生口语的第四项能力,是要具备语言的生理基础。

生理基础是产生语言的前提条件。大脑做出发声的指令后,神经会调动核心肌群收缩,推动膈肌上抬,挤压肺部,产生气流,使声带震动发出声音。同时,口部肌肉会随之配合,产生具体的语音。

孩子不会开口说话,我们首先需要去医院检查发声器官与听力有没有器质性问题。如果正常,我们就要观察孩子的口肌情况。

我简单讲一下具体的判断标准。

1岁时

如经常出现呕吐反射,吞下半固体食物(如粥)时嘴唇不会合上,或咀嚼期间,嘴唇和脸颊很少活动

1岁半 

咀嚼时嘴唇不会合上,吞东西时,舌头经常伸出;喝水时,水经常从嘴巴流出

2岁

经常流口水,不能使用吸管喝水,不能熟练的咀嚼肉类

3岁

抗拒某些质感与形态的食物(如:硬的或黏的食物);咀嚼时不能把食物从嘴巴的一边转移到另一边,或咀嚼时舌头很少活动。

4岁

说话仍然咬字不清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说明孩子的口肌是有一些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找专业的言语治疗师对孩子的口肌情况进行评估,然后采取相应的干预训练。

可以说,孩子的口肌正常,不必然会说话,但是口肌不正常必然会产生语言障碍。

产生口语之前,需要先具备以上的四项能力:理解能力,模仿能力,沟通动机,和生理基础。哪一项能力欠缺,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训练。

无口语能力儿童,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有口语能力的孤独症儿童,他们会出现的一些普遍性问题,以及改善和干预的方法。

很多孤独症孩子是有一定的语言能力的,他们会用口语表达。但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内容可能总是与正常孩子不太一样。

这时,妈妈可能感觉到,很困惑,很苦恼,甚至有的时候很生气。但其实咱们孩子的沟通方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先理解他们的语言规律,才能入手干预。

孤独症儿童往往使用的是一种非惯性口语,什么叫做非惯性口语呢?

是由正常的词语所组成的口语型态,但表达方式却违背了社会所普遍接受的语言沟通惯例。

简单的说就是你能听懂他说的每个字,但是他所表达的内容,要不然就是鹦鹉学舌,要不然就是与当下所处的情境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这种非惯性口语其实都是有他特定的内涵的,具体可以分为几类。

01

第一类叫作立即性仿说 。

比如爸爸回来了,妈妈说:“叫爸爸“, TA也会说”叫爸爸”,别人跟TA打招呼说:“明明,你好”,孩子也说:“明明,你好。相信很多家长对这个场景都不陌生,孩子机械重复我们的话。经常弄得我们在外人面前十分尴尬。

孩子这种行为我们叫做立即性仿说。很多立即性仿说的原因你一定想不到,其实这是你的孩子在迁就你。

比如说,你让孩子叫爸爸,TA其实并没有理解你的指令,但是根据TA过往的经验,如果TA不回应你,你就会失望,TA想要回应你,跟你维持互动,那么对TA来说,最安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重复你刚才的说话。就像我们上学考试的时候做选择题,如果不知道答案就选c一样。

所以下次孩子再这样重复你的话,你需要理解他是在说:“我很想参加谈话,也很想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但我现在没有这个能力,我攒足了力气,也只能重复你说的。”

02

第二类我们叫作延宕式仿说。

所谓延宕式仿说类似于我们说的自言自语,就是孩子不断重复TA以前听到的话,可能是上周,也可能是去年的某个场景,或者是昨天晚上爸爸妈妈的谈话。

有时侯孩子不断重复动画片里的的某段台词,电视里的广告词,或者公交地铁的报站信息。

延宕式仿说有时没有特殊的意义,但也有一部分延宕式仿说式是语言借用。由于孩子没有独立的组织语言的能力,他会把印象深刻的话记下来,放到自己的语言库里,当TA处在一个TA认为相关联的场景中,TA就会借用出来,就像使用素材一样。

仿说行为偶然出现是不要紧的,正常的孩子也偶尔会出现仿说行为,但是如果出现了持续性仿说,我们就需要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对于出现持续性仿说行为的孩子,我给家长5点建议:

第一点是:孩子出现仿说的行为,无论是立即性仿说还是延宕式仿说,根本原因在于认知能力没有跟上,所以我们要致力于提高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只有理解力增强了,孩子才能建立主动自然语言。

第二点是:在孩子刚发展出语言时我们鼓励孩子使用结构简单的功能性语言,不用过于追求句子长度,比如孩子想要喝水,TA指着水杯说水,OK呀,TA虽然没有说我要喝水,但是TA向你传达的信息内容是很清楚的TA想要喝水。

第三点是:我们要避免冲动地替孩子讲话。孩子在重复你的话的时候,其实是在分析、处理信息。请耐心等等,多给TA一些时间。不要一着急全替TA说了,剥夺了TA锻炼的机会。

第四点是:在孩子刚开始说句子时,避免问句,看到孩子伸手够火车,如果你问“你要玩火车吗?”  你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你要玩火车吗?” ,这时候你应该示范:“我要火车。” 

对于程度高一些的孩子,可以采用选择问句:“你要火车还是飞机?”如果孩子伸手拿飞机,你示范说 “我要飞机”,等TA重复 “我要飞机”,再把飞机给TA。

第五点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在同一水准示范,按照你期待孩子讲话的方式来示范语言。比如:孩子想要苹果,妈妈从孩子的视角示范:“我要苹果”。孩子重复“我要苹果“ ,妈妈把苹果给TA。

注意:妈妈没有说“你要苹果”,而是说”我要苹果”,这样做的目的是当孩子仿说的时候,我们正好提供了TA要说的话。

然后我们根据孩子的反应由全示范改为半示范再过渡到孩子主动表达。

03

第三类非惯性口语是隐喻式语言。提到隐喻式语言,如果你真的能理解孩子的隐喻式语言,可能会感叹我们的孩子竟然这么聪明,甚至有点小心机。

比如以前一个孩子见到我,就会说“爸爸的车在车库”,你们知道他想表达的是什么吗?因为他不想上课,而我的出现往往就伴随着上课,所以他看到我就说“爸爸的车在车库”。隐喻的含义是,爸爸开车送老师离开,我就不用上课了。

所以当孩子说出和当下情境完全无关的口语时,我们要去试图理解,TA的表达所隐喻的沟通目的。TA的目的可能是一种抗议、拒绝或者要求。

04

第四种非惯性口语是:不停问问题 。

比如,我有两个学生,一个孩子一进教室就不停地问“爸爸呢?爸爸在哪里?爸爸在工作吗?“另一个孩子则不停地问,”老师,这个是红色的吗?这个是可以吃的吗?“这些孩子的共同点是,得到答复后,仍然反复地问相同的问题。当孩子不停问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去分辨孩子的动机。

有时候TA确实是在问问题,TA在寻求你的解答;但也有时候,TA是在寻求你的注意,或试图与你维持互动,这种情况在程度比较轻的孩子身上特别常见。比如刚才第二个不停问”这个是可以吃的么?“的孩子,其实是在对我表示兴趣,并且希望与我互动。

而在另一些时候,孩子则是在表达TA的情绪,比如当TA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TA感觉到焦虑所以通过这种问问题的方式来表达。所以你们可以看,第一个孩子,TA是表达在焦虑和不安全感。

05

最后一类非惯性口语,叫做固执性说话。

有的孩子上课坐在椅子上,TA会不停地说说”把手放好,不说话,不能乱动”,孩子这样说,往往是在表达情绪,同时也是在自我规范,他在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所以当孩子出现这种固执型说话,家长或者老师要注意观察是不是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了压力,如果是,要及时疏导。

上面这些类型的非惯性口语,在我们的孤独症的孩子中非常普遍,几乎每一个孩子在特定的情境下都可能会触发TA的这种语言行为。

非惯性口语往往会发生在TA不熟悉的环境或不熟悉的活动中,或者这项活动或指令对TA是困难的,或者引起了他的情绪波动。所以家长会观察到孩子很容易在陌生的环境中自言自语。当这些行为发生在谈话过程中,往往是讲话的内容是TA不熟悉的,TA对内容的理解有困难。

所以说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刚才讲的分类,去分析孩子出现非惯性口语的的深层原因,找到了具体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去进行引导和干预。

同时,非惯性口语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大体而言非惯性口语出现的频率和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是负相关的,尤其与儿童语言的理解能力高度相关。较多的非惯性口语提示了儿童的理解能力存在较大的局限。

关于有口语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我先讲这么多。

最后呢,我想讲一讲关于发音的问题。

有一部分孩子说话会出现口齿不清、发音不标准的情况。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的是:对于我们孤独症儿童,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还没有到句子的阶段,也就是TA的语言发展还没有到精熟期,不要过分地去纠正孩子的发音,我们更重要的是保护、强化孩子主动沟通的意识。

频繁的矫正发音反而会抹杀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说话动机,降低他们用语言沟通的积极性。只要孩子愿意说话,我们就鼓励支持,不要打击TA的积极性,等到孩子什么时候能流利的说话了,就只是发音不标准,我们再去纠正TA的发音不迟。

但如果孩子的语言发展已经到了精熟期,还是发音不清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为他做一个全面的构音障碍评估,进行专项干预了。

好的,我今天的就先讲这么多,还有一点时间,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举手提问。


-END-

撰文 | Mrs. Xiao

校对&编辑 | A.J.

欢迎同行转载,请加康谱睿启小助手微信:kblbzcnc11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康谱睿启
成立时间:2018年12月21日
区     域 :浙江杭州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ABA训练 | PRT训练 | 早期丹佛
最新文章
1康谱睿启_杭州余杭区自闭症儿童康复/语言训练怎么选?
2研究人员发现治疗青少年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潜在靶点
3BrainCo脑机接口助力孤独症儿童康复干预道路

作者专栏sign up

李云涛
李云涛
人物性质:机构特教
所属单位:锦州市向日葵儿童康复训练中心
人物特长:机构特教
区     域 :辽宁锦州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残联定点机构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