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文章库
  • 静进医生:孤独症的模仿行为与“镜像神经元”有关吗?

静进医生:孤独症的模仿行为与“镜像神经元”有关吗?

来   源:中山三院( 电话:020-85253333 )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并由此提出了“碎镜学说“,即孤独症的镜像神经元区域网络连接出现了障碍。其另一依据是,男女镜像神经元功能上的差异,如男性的情商普遍低于女性,且孤独症中男孩居多。其另一依据是,男女镜像神经元功能上的差异,如男性的情商普遍低于女性,且孤独症中男孩居多。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认知,辅助,社会认知,模仿,共情能力,孤独症孩子,孤独症患者,孤独症谱系,静进

文|静进医生

什么是镜像神经元

1980年代,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GiacomoRizzolatti等人通过猕猴实验,在其大脑一个叫做“腹侧前运动皮层”放置电极,观察猕猴手抓取食物时能否启动嘴部动作,同时记录电极的脑神经活动情况。连续几次实验发现,猕猴模仿实验人员拾起食物时,该动作激活了一个特定神经元区域反应,他们将这些被激活的神经命名为“镜像神经元”(MirrorNeuron)。顾名思义,动作就像照镜子里的反向模仿。研究者把实验报告提交给著名科学杂志《自然》时,被编辑视为“缺乏普遍兴趣”而遭退稿。不得已,论文最后发表在一个不太有名的杂志上。

几年后,他们发表了另一篇实证论文,讨论了镜像神经元在动作识别中的作用,并提出人类专司说话动作的布罗卡区,与猕猴腹侧运动前皮质同源发生。进一步实验证实,猴子额叶下部和下顶叶皮层中(也叫内侧眶额叶),约有10%的神经元具有“镜像”特性,出现模仿动作或听到指令时被激活。

这项发现引起学术界轰动,随之喷涌出大量相关研究论文,认为人的模仿行为和动作主要由眶额叶区的镜像神经元主控。甚至说它是推动人类社会认知进化的主要神经基础云云…

使用眼动轨迹跟踪测量实验发现,人类婴儿镜像神经元在1岁之前就已发育,它可帮助婴儿理解和模仿别人的行为,例如母亲的表情、眼神动作、伸舌头等。

人的情绪活动也可引起观察者类同情绪反应,同时激活镜像神经元,我们把它解释为“共情”(empathy)或同理心。它涉及的神经区域更为广泛,包括大脑前扣带回、杏仁核等调控情绪的中枢。前扣带回还在预测别人的行为、识别别人的意图时发挥作用。

研究认为,镜像神经元不仅可帮助儿童模仿他人的行为、语言、情感活动、意图,也可激活孩子的自我意识,就是关于“我是谁”的意识。

镜像神经元的另一功能是促进学习。模仿是学习的前提,可以说人类所有知识都是靠模仿(习得)而获得的,模仿和学习(练习)的次数越多,镜像神经元的链接越会强化,其功能也会随之增强。

显然,若要对号入座的话,孤独症孩子上述能力均存在着显著缺陷或是障碍。

孤独症的镜像神经元功能

由此研究者提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缺乏模仿是因为镜像神经元系统功能缺陷所致。并由此提出了“碎镜学说“,即孤独症的镜像神经元区域网络连接出现了障碍。

脑功能研究发现,观察别人的行为和动作时,ASD孩子镜像神经元脑区极少出现反应,认为他们该区域的神经敏感度低于同龄正常儿童。而且,ASD这些区域的皮层变薄、神经元数目偏少,且与疾病程度严重性相关。关联研究的确发现,孤独症孩子不仅缺乏模仿,同样也会出现语言模仿困难、情绪识别能力低下、同理心能力趋弱等表现,似乎均可与镜像神经元功能缺陷挂上钩。学界也有人认为,镜像神经元功能就是人类情感能力,是共情能力的神经基础。它的功能好坏,决定了人的共情能力(情商)高低(Iacoboni,2006)。

据说,在世界杯中,球迷们为自己球队胜利而集体狂欢,或是哭泣宣泄,也是镜像神经元所为。甚至有人认为,镜像神经元是“读心术“的主要神经基础。

其另一依据是,男女镜像神经元功能上的差异,如男性的情商普遍低于女性,且孤独症中男孩居多。神经学研究发现,在共情内容刺激下,女性镜像神经元区激活水平高于男性,说明女性亲社会行为强于男性,正常人共情能力强于孤独症。由此,人们还提出镜像神经元是促进人类飞速进化的神经网络,它主要负责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

不过,关于人类镜像神经元究竟是否决定了察觉他人、模仿他人的功能,仍存在很多争议,甚至有反对的声音,近来尤甚。

著名神经哲学者丘格兰(P,Churchland)等,对镜像神经元主司理解他人意图的解读表示了反对。她在2011年出版的《智囊团》一书中指出,镜像神经元参与理解意图,或是通过模拟观察到的动作的说法,是基于一些被未曾解决的哲学问题所掩盖的假设。她认为,意图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可能在一个简单的神经元层次上得到解释。人类意图形成与表征,远比某个神经元层次的激活更为复杂。丘格兰说:“镜像神经元功能检测貌似科学而复杂,但它反映的只是个神经元。驱动人的意图和模仿动机的神经网络,远比镜像神经元活动更为复杂和多元。”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CeciliaHeyes(2012)提出,镜像神经元是联想学习的副产品,而不是进化适应的结果。人类的镜像神经元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不是行为理解的进化适应。他们反对,认为镜像神经元是人类进化飞跃背后的驱动力的理论。

静老师说

可以说,大脑镜像神经元是个有趣的发现。不过,大多数实验数据几乎来自于动物模型,由此推及人类身上,怕是没那么简单。这方面的研究还仅仅是开始,大可不必为一时研究发现欢呼雀跃,以为找到和揭示了孤独症大脑的奥秘,一叶障目,不太可能。

据相关文献,人类大脑运动前皮层、辅助运动区,主要体感皮层和下顶叶皮层中发现了与镜像神经元一致的大脑活动,会对一系列与意图相关的行动有兴奋反应。但仔细分析这些论文,多有似是而非的解释,有些纯粹是作者的主观猜测。

脑科学热潮的到来,必会推动相关研究,也是个“烧钱“的科技路径。迄今为止,并未获得公认的镜像神经元协同参与认知的神经网络或计算机模型,这类话题仍会继续引起激烈争论。你若不信,看看2014年英国皇家学会《哲学交易》(PhilosocialTransactions)发行的关于镜像神经元专刊,其中的研究结果非但不一致,有的甚至相互矛盾。

我以为,孤独症的“破碎镜像”理论过于简单,镜像神经元本身也无法解释孤独症患者间的差异。孤独症脑功能的检测,并不是对镜像神经元的直接测量,而多是功能磁共振(fMRI)成像,或脑电图节律的解读。有些fMRI研究发现,入组孤独症患者的镜像神经元活动基本正常。即使给予意向理解、动作理解和生物运动知觉刺激等与镜像神经元关联刺激,并不能在孤独症身上得到重复性验证。

所以,大可不必将孤独症的脑发育异常的账算到镜像神经元损害上。他们的脑功能实际状况,远非镜像神经元能够解释得清楚。

网络发达的今天,研究者们接触媒体时更须谨慎,勿以点带面地解释自己的“科学发现“,尽管很抢眼。毕竟,我们对孤独症大脑的认识,仍处于”盲人摸象“时代。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
机构简称:中山三院
成立时间:1970年01月01日
区     域 :广东广州市
单位性质:公办诊疗医院 | 科研学术机构 | 事业单位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早期丹佛 | 职能治疗 | 小组课
最新文章
1公益活动:2024年世界孤独症日活动
2静进医生:孤独症人士到底有没有心智理论
3静进医生:孤独症孩子为何容易出现倦怠

作者专栏sign up

李俊
李俊
人物性质:科研专家
所属单位:北京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人物特长:科研专家
区     域 :北京海淀区
单位性质:公办诊疗医院| 科研学术机构| 事业单位
热点文章
12岁小孩轻度自闭症怎么治
2自闭症孩子为什么不肯睡觉?
3CBT(认知行为疗法)在ADHD治疗中的有哪些应用?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