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ABA最前沿的研究和应用分享来啦!

来   源:韶山青藤之家(湘潭市韶山市)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原创HuanhuanQiaoABA共享空间小乔老师说:今天这篇是韦琪老师的分享,简单为大家介绍当前行为主义最前沿的研究:内隐行为和承诺接受疗法(ACT,AcceptanceandCommitmentTherapy)。
关键词:自闭症,认知,ABA,ABC,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孩子,自闭症家长,认知能力,问题行为

文章来源:【公众号】ABA共享空间;ID号:ABA-zoom

小乔老师说:

今天这篇是韦琪老师的分享,简单为大家介绍当前行为主义最前沿的研究:内隐行为和承诺接受疗法(ACT,AcceptanceandCommitmentTherapy)。继上次关于RFT的分享之后,我们开始探索更为激动人心的话题。ACT在美国目前的临床应用也非常广泛了,在心理治疗领域就不说了,在咱们行为分析实践中,应用于自闭症家长支持,自闭症孩子的课程,员工激励等。我目前的领衔督导就是ACT的粉丝,她为我们机构的某些孩子引入ACT为理论基础的课程,为我们进行ACT方面的员工激励和支持。这篇推文除了有韦琪老师整理分享的关于ACT的理论和实操指导部分,还会为大家介绍一些ACT的其他应用操作和资源。另外,ACT是当前研究热点,我也是刚接触,未来还希望更深入学习,为大家带来更多分享。

那今天就先从被狗咬过的小哲说起吧!

小哲之前被校门口的狗追过,所以见了狗甚至想到狗就会不受控的心跳加快,出汗,想躲开(条件反射,操作制约)。他很喜欢去小姨家玩,而且最近小姨家养了只布偶猫。有一次妈妈跟他说“小姨家的布偶长得胖,像只小狗一样”(关系等同),小哲就心想“那布偶猫见了我,也难免会追我抓我”(自创规则)。现在小哲脑海里想到布偶猫就会心跳加快感到害怕(刺激功能转换),之后他都不敢去小姨家玩了(受规则管理的逃避行为)。

我们可以看到小哲心里产生了很多关于狗和被狗咬过经历的内隐行为,在激进行为主义学说里,内隐行为指的就是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这些由语言符号组成的,但很难(或者不能)被直接观察出来的语言行为。内隐行为对我们的情绪和表象行为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过它的影响机制与ABC后效关联不同。内隐行为对表象行为的影响机制,是基于关系框架理论和受规则管理的行为。

在小哲这个例子里,能看出内隐行为(这里体现为自创规则)使得“小姨家”这个刺激物的功能得到了转变。自从听妈妈说了小姨家的猫像狗,小哲建立起了猫和狗的等同关系(即猫和狗一样凶)且自己创立了见了猫需要躲避的规则,从而使得去小姨家的动机被大大削弱了。但是小哲以前没有被布偶猫伤害过,他甚至从未见过布偶猫。其实布偶是最温顺的猫猫品种之一,如果小哲真的去接触布偶猫,反而可能会喜欢上这种生物,但自创规则导致小哲对实际生活中的ABC后效关联不再敏感。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的ABC后效关联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内隐行为直接影响了小哲的“逃避行为“。这个简单的例子解释了我们的思想是如何作用在行为之上的。我为了能比较清楚阐释自创规则对表象行为的影响,举了这个很简单的例子。但是生活中大多数的例子都要复杂的多的多(大家不妨去想想你的某些内隐行为,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的,是否在无ABC后效关联的制约下,影响着你的表象行为)。

有道理,有时候经常是我们内心建立的规则或者标签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外在的行为

说的没错,在建立了“自我”这个概念之后(二元关系),我们除了会听取书里的和别人传授的道理和规则,也学会了更频繁的给自己建立规则(从环境和他人约束到自我约束的内化转变)。比如“我只要坚持,就能得到回报”,“越是害怕的事情,也是能带来成长,所以应该去直面它”。这些正向的规则的建立,恰恰是普通人在得不到实质强化的条件下,还能够持之以恒的工作,未来再享受延迟满足原因。然而,其他的自创规则,会通过受规则管理的行为,带来黑暗面。对于小哲来说,“布偶猫会追我抓我,我要避开它”这个自创规则,会直接导致不能去小姨家玩耍的难受感和无法获得去小姨家才能得到的强化(好吃的零食,玩具,和兄弟玩耍)。但是小哲经历的难受,是可以相对轻易摆脱的(比如通过新的关系框架的建立—“大部分的狗狗都是友好的”,或者经过跟布偶猫的直接接触,了解到即使被狗追了能够怎么解围等等来实现刺激物功能的二次转换)。这也就是我们普通人大多时候都能够自己进行较快速的调节,不会长期让负面情绪困扰我们和进而影响我们表象行为的原因。

如果是强烈的负面自我暗示,让人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的现象也很普遍呀!

没错,如果遇到更加强烈和固化的内隐行为(比如“我很笨,我会把什么事都搞砸”的自创规则),再叠加上一些人群本身调节能力的有限性(比如灵活性较差,建立起一个规则容易固守的人群),就可能会导致到达临床界定标准的焦虑,抑郁,从而影响表象行为(逃避工作,伤害自己,攻击他人等等)。所以随着语言行为的发展,内隐行为也会增加,这就有可能会带来更复杂的问题。消极情绪和问题行为,也同样困扰着认知能力在正常阈值的人们。在自闭症儿童中,大约40%的儿童拥有在正常阈值的认知能力,她(他)们的消极情绪和问题行为,和普通人一样是直接受到内隐行为的影响的。在这些情况下,传统功能行为分析和行为干预就会显得捉襟见肘。因为当我们已经深受内隐行为所累,实际环境中的ABC后效关联就会被屏蔽起来,完全无法对表象行为产生影响。换句话说,只对外部环境中的前事和后效关联变量进行操控,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先要解决掉“内隐行为”的负面作用,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先对“自创规则”进行处理,二次改变它对刺激物的功能转换作用,再通过联系新的规则(新的价值/动机),来减少消极行为,向积极行为目标的实现努力。

是不是要讲到今天重点啦!激动,来说说接纳承诺疗法吧!

接纳承诺疗法是很深入的学术派系,也是认知行为学的一个重要临床治疗手段。学习它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就我目前读到的材料,就能感觉到它与偏心理治疗那些认知疗法的区别:它是基于激进行为主义学说的(以语境行为主义科学为依据),以改变表象行为为目的,通过对内隐行为的刺激物功能转化来实现的行为改变过程。它不依赖于传统心理学中去做大量的talktherapy(counseling)来彻底扭转思想(内隐行为)本身。我站在行为学的角度,目前觉得心理学的talktherapy是存在一点悖论的:第一,思想是多么复杂抽象和动态的阿,怎么可能去彻底清除掉任何一个过去形成过的思想呢,即使在治疗期间清除了,有些思想也难免经过另一些刺激物的牵引和关系框架的转换,“午夜梦回”;第二,就算talktherapy真的帮助我们建立了新的正向的内隐行为,从内隐行为到表象行为的转换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又是一个新的问题,而talktherapy不会直接处理这个问题。

接纳承诺疗法,认为某一个内隐行为是已经形成的,但是内隐行为的刺激物功能是可以通过特定手段发生改变的。换句话说,在接纳承诺疗法中,有消极思想不是问题的核心,抹去这个消极思想也不是治疗的关键。关键是学会去意识到这个内隐行为的存在,在承认它的条件下,去专注于在当下环境中的刺激物,去接触当下的ABC后效关联,向正向的行为目标努力。这种能落实在行为改变,向着行为目标前进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疗形式,真的让人觉得踏实。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形成了“我很笨,我会把什么事都搞砸”的自创规则后,我们可以改变这个规则对行为动机的影响,让它不再对逃避行为起到激发作用。那么接纳承诺疗法具体是如何实现对内隐行为进行刺激物功能转化改变的呢?来看看接纳承诺疗法的六大核心过程。对需要对内隐行为进行干预调整的个体,不一定会所有的过程都用到,我们先来做个了结。

活在当下

其中一种方法是让孩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环境中存在的或者他感知到的事物和情感,不去做评价也不去想以后会发生什么。孩子可以描述他看到的事物,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或者被问到问题时当下的感觉和看法等等。这里的着眼点并不是让孩子对这些刺激物做出反应,而是帮助把她的注意力导向当下环境中正存在的刺激物,让他意识到这些刺激物与过去形成的内隐行为本身是存在区别的

以己为景

心理学家Steven Hayes推荐了Storylineexercise(故事线练习法)。在这个活动中,治疗师会引导孩子描述关于自己的事实情况,比如头发是黑色,身高一米七五。然后再引导孩子描述关于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情感,比如“我什么都做不好”“我有些愚钝”。然后治疗师会帮助孩子了解审视自我的不同方式以己别人会怎么审视她。通过这个活动,孩子直观学习到哪些是关于自己的事实存在(自己和他人的一致客观评价),而哪些是自己感受到的主观思想(你觉得你愚钝不等同于你是愚钝的)。这些活动如果过于抽象,还可以引入象征意义上的实体物品来做引导。比如“以己为景”,那这个场景可以是画出的一棵大苹果树,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是上面结出的一个个果实,没有一个果实可以代表整个大树,失去一个果实大树还是大树。这样的行为流程能够帮助孩子更具象得能意识到,他对自己的看法只是思想的一部分,不是真实的全面的自己。也就是说,存在这样的负面思想没有关系,能够学习去意识到它不能定义自己,可以对在当下环境中的ABC后效链条保持敏感,就达到目的

认知解离

其中的一种方式是通过重复话语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话语做为一个客观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让孩子一直复述“愚笨”,直到这个词语与主观的消极情感形成解离,返还为一个无人工意义附加的词干。这种重复话语的练习帮助孩子意识到,“愚笨”就是一个词干,这个词干的主观含义是他自己衍生出来的,而他自己并不是“愚笨”本身。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一个带有隐喻意义的体验活动,如“公交车与乘客”,来帮助孩子把消极内隐行为进行人工解离。在“公交车与乘客”的活动中,我们引导孩子把消极的内隐行为写下来,当做一个个乘客,放入公交车内。再去引导孩子套入自己是公交车司机的角色;向他说明即使乘客(消极内隐行为)会在公交车里任意活动,他作为司机,无须去听从乘客的摆布,他自己永远是决定公交车行驶方向的主体

接纳

对于认知能力不错的孩子,我们可以引导他去做这样的思考:引导他去把消极内隐行为想成一个宠物或者一个朋友,然后问他会如何对待一个宠物和一个朋友,即使有的时候需要忍受和宠物/朋友之间的“矛盾和争吵”。让孩子意识到内隐行为和宠物/朋友一样,也需要一个伙伴;而他就是这个伙伴,他和它们可以和平共处。对于认知能力相对受限的孩子,我们可以运用体验活动的方式:比如把“我很笨,我会把什么事都搞砸”的消极内隐行为做成一个视觉卡片,让孩子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提醒他有这种思想是正常的,并不会发生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他携带着这个卡片(也就是脑中存在这种思想),依然不耽误他去完成当下的任务。

明确价值

比如:让孩子把他认为重要的价值和思想写下来。如果孩子列出了“独立”“自信”“挑战自我”这些价值,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些价值做成具像化行为的视觉卡片。比如画出或者照下来面对困难的工作时还在坚持的孩子的样子,让他把这张视觉卡片与自己列出来的价值做匹配。

承诺行动

不过这里的“承诺行动”,强调之处落在“承诺”上:我们期待孩子能够在没有外界人工强化的条件下,去在自然环境中像遵守一个“承诺”一般,以价值为主导,去自主性的完成目标。也就是说,外界给的人工强化,无论是什么形式,需要逐步撤销,让自然强化逐步作为行为的驱动力。在这里,我们用到的强化形式大多体现为:帮助孩子设立目标,引入行为习得的支持技术,和行为合同的建立。我们会不间断的提醒孩子,把他自己从事的积极行为和他所认为重要的价值相关联,削弱人工强化的效力,提升自然强化的效力,建立延迟满足的能力和对价值追逐的信念感。

啊哈,最后这两条跟小乔老师之前受到的ACT员工激励培训如出一辙,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步骤一:从给定的一系列普遍价值观中选定一些你认为重要的价值观

步骤二:从你选的所有重要的价值观中,再筛选,最后选出2个最最重要的,我称其为核心价值观。

步骤三:思考你选择出的这最后两个核心价值观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你觉得它们对你很重要?注意是对你很重要的原因,不是别人

好了,你现在有核心价值观了,在心里记住它们,然后呢?

用它们来激励你

用它们来帮助你越过“难以逾越”的情绪

用它来帮你做出困难的决定

用它来作为你制定达到目标的日常行动计划的工具

文案|韦琪 排版|小乔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韶山市青藤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韶山青藤之家
成立时间:2020年04月03日
区     域 :湖南湘潭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 民办托养机构
优势课程:ABA训练 | 融合课程 | 托养服务
最新文章
1关爱孤独症儿童公益宣传片《来自星星的孩子》于4月13日在福州开机拍摄
2什么是参照学习能力?孤独症儿童为什么要重视参照学习能力的培养?
3什么是自闭症儿童表情认知阶段的主要内容?

作者专栏sign up

黄伟合
黄伟合
人物性质:科研专家
所属单位:自闭症家园网(其他未归属数据库)
人物特长:科研专家
区     域 :广东广州市
单位性质:家长创办机构| 行业服务机构
热点文章
12.27 脑科学日报| 15分钟缓解偏头痛,柳叶刀子刊发布3期研究结果
2【青聪微课堂】教孩子成为TA自己——特殊儿童的自我认同与家庭支持
3枣庄市残疾人综合康复中心:残疾儿童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康复治疗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