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文章库
  • 1年,从鸡飞狗跳到和谐有趣,自闭症儿子和老爸谁在改变谁?

1年,从鸡飞狗跳到和谐有趣,自闭症儿子和老爸谁在改变谁?

来   源:恩启北京海淀中心(海淀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lucky爸爸和儿子参加集体活动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喜欢让别人称呼他为lucky爸爸,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常说:“不是我改变孩子,是孩子改变我”。以前,lucky爸爸对孩子秉承着“功必赏,过必罚”的教育原则。即使儿子在2岁3个月时被诊断为自闭症,他也没有对孩子轻易放水。可是,孩子本身的不恰当行为就
关键词:社交技能,生活自理,问题行为,自闭,自闭症,自闭症日,自闭症小孩

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喜欢让别人称呼他为lucky爸爸,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常说:“不是我改变孩子,是孩子改变我”。

 

以前,lucky爸爸对孩子秉承着“功必赏,过必罚”的教育原则。即使儿子在2岁3个月时被诊断为自闭症,他也没有对孩子轻易放水。

 

可是,孩子本身的不恰当行为就像一根导火索,伴随着爸爸的小惩罚,儿子的问题行为越来越严重,父子俩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差。

 

有一天,lucky爸爸回顾之前的事情,反思是不是自己已经习惯性的把问题归责于孩子了?他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

 

在接下来1年的时间里,lucky爸爸带着孩子体验生活,拥抱自然,坚信要带孩子寻找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lucky爸爸也逐渐意识到,陪伴儿子的同时,他在不断地认识和重塑自己。从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到和小孩平等的探索新世界,再到将自闭症小孩视为有个性的正常人。

 

lucky爸爸乐观,勇敢而幸运,他说都要感谢这个小鬼的存在。

 

因为有他,所以我是lucky爸爸

口述|lucky爸爸

 

1

过去的我,遇到现在的你

小鬼,你得带着老爸一起成长

 

以前,我的教育理念更多是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也想和孩子做朋友,但一些行为反而让自己离这个初衷越来越远。我之前非常赞同“功必赏,过必罚,误必惩,绩必奖”这样严格的奖惩方式,认为这样才能让孩子记住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疼,才能让他记住”。

 

即便在孩子确诊后,对于他本身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我一开始也统统认定是错误的,不可接受的,孩子因此也经常受到惩罚。

 

记得他之前经常会通过扔东西然后大哭,来获取关注。我那时不懂,就觉得,你自己扔的为啥要哭啊?而且一次比一次扔的远,一次比一次哭的厉害。我当时就采取一个方法:他哪只手扔的就打他那只手三下,以示惩戒。

 

结果,他的问题行为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然后就像进入了一个死循环一样。

 

我和孩子的情绪也都因此变得很差,那个时候还不懂去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反而经常很不解,无论怎么给他讲都没什么效果,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淘气呢?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这孩子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这种状态持续了半个月。有一天我回顾之前发生的事情,就在想,是不是我习惯性地把问题归责于孩子了,这是不是不太对?

 

于是我就决定尝试改变一下,努力去正视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要尽可能的让孩子和我每天保持一个愉悦的心境。

 

在扔东西这件事上,我就仔细观察他一般什么情况下会扔东西。我发现因为我以前经常给他玩具让他自己玩,所以他可能就摆弄两下,然后就开始扔东西大哭,想引起我注意。

 

那我就彻底放下手机,玩他喜欢的举高高、挠痒痒、追他、用腿夹住他等等这些感官互动小游戏。慢慢的,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开心的状态,哭的比例也减少了。

 

随后的半个月里他没有随便扔过一次东西,特别大的情绪问题也基本没出现过,我和孩子的生活变得比之前轻松快乐了。



lucky爸爸和儿子在互动玩耍

 

恰巧,在孩子诊断1个月后,我在线观看了在国际自闭症日那天的专家直播讲座。听后让我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这些专业的理论知识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我的许多不足。打铁还需自身硬,我需要迅速学起来,了解的越多,在生活中我才能够更好的见招拆招。但是对于专业理论不能刻板的应用,要灵活的融入到孩子的生活里,自然的传递给他。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学习和自闭症小孩相处,更是如此。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也难免走偏过,偶尔也会盲目自信,会陷入误区。孩子的问题行为程度如果不见好转,对一些方法也会产生质疑和沮丧。但是身边总有家长和老师的及时提醒,让我意识到问题后,就会马上反省,调整心态和方法。

 

一边接受,一边学习,一边改善,是这个小鬼促使我成为一名更合格的父亲。

 

2

种花、堆雪人、看星星……

是你带老爸走进了一个全新世界

  

回看之前给孩子拍的视频的时候,我也经常回忆起我的童年。想到专属于孩子的那份主动、解放天性还有快乐,我就非常动容。

 

我想即使我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只要让他快乐地度过每一天,这准不会错。

 

玩的时候,把自己当孩子,生活中,把孩子当大人。我开始秉承着这个思路,决定带着小孩,去好好体会一下生活,寻找一下快乐。

 

现在科技发达,生活太过便利了,这就缺少了很多社交沟通和生活体验的机会。而且很多家长放不开手,过多的保护和代劳,让孩子丢掉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仔细想想,这种状态确实很普遍。

 

所以我平常会经常带他逛超市、买东西、坐公交和地铁,并且让他自己选择行走路线,去他自己想去的地方。还带着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分享吃的和玩具。

 

通常我俩要出门玩,从穿鞋开始,我就让他自己做选择。然后每到一个岔路,我就会让他用手指要走哪一边,他指哪我就跟着去哪。就是通过这样的岔路选择,我教他学会了,左边,右边,中间这些方位词。

 

前几天我记得我们从超市出来,他指着路,把我带到了公园的游乐场。走红绿灯的时候,我故意变绿灯后不走,他大喊着说:“可以走了,变绿灯了”。

 

他每次选择的目的地都不一样。最神奇的一次,是他指着带我走到了一个曾经是游乐场现在是卖家电的一个地方,进去之前我还给他解释并确认,这里是卖电器的,不是游乐场,你一定要进去吗?他特别坚定的指着要进去,然后一直往里走,里面居然真的有一个海洋球池,免费的,没有人在玩。

 

这就是一个小巧合,但回想起来很有意思,跟着孩子的路线走,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小惊喜。



lucky爸爸带儿子去看鱼

 

除此以外,我们还一起去种花、堆雪人、看星星……观察身边一切事物。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放低姿态,有计划的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到最后我发现,不是我带他在探索,而是他在带我走进一个新世界。

 

我的小孩很喜欢看世界风景名胜的图片认知,他在里面认识了大本钟,埃菲尔铁塔,还有一个场景是繁忙交通。

 

记得有一天我带他去公园爬山,他看着对面的马路就开始说:“哇,没有繁忙交通”。因为疫情原因,路上都没有什么车,然后他又紧接着说了一句:“好多埃菲尔铁塔”。我纳闷哪有埃菲尔铁塔,再一看他在指房顶上的那些通信的信号塔。

 

我被他逗笑了,那一刻觉得我的小孩带我走进了他的视角,这是一种很幸福的体验。

 

通过类似的探索和努力,小孩确实很有进步,虽然在过程中也会伴随一些新问题出现,但我觉得与其说这些是挑战,我更愿意认为它们是让我不断走进孩子世界的“传送门”。

  

3

小鬼,你很有个性

老爸因为你变得勇敢而幸运

 

人类都容易对未知的事物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抗拒。

 

最近几天我关注到几个家长群在讨论融合的事,很多家长都很害怕带孩子去融合后,别人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正常。但我并不在乎这些,我们应该大胆带着孩子走出去,积极给孩子做融合。

 

小孩刚查出有ASD倾向时,真的是零起点,他没有语言,我也没有经验,也有过手足无措的时候。虽然现在进展明显了些,但是在生活自理,游戏技能,社交技能,语言等方面和同龄孩子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但我们的孩子再差,也不能因为父母的恐惧和逃避放弃了让孩子接触外界的机会,况且每个孩子都会有他的闪光点。


比如说,元旦的时候我带小孩去参加活动,之前我一直以为他不愿意和别人玩,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是因为他不会玩。只要带他熟悉了这个游戏,他也能慢慢和小朋友一起玩起来。

 

自闭症不同于感冒发烧,父母要有接纳的勇气和准备。我们只有把门打开,孩子才能走进来。

 

在我陪伴小孩这段时间,我越来越认可一个观点:不论孩子有什么问题,父母都要学会赏识,认可他们。


lucky爸爸带儿子去和小朋友玩

  

现在我带小孩出门,会尽量挖掘他闪光的一面。他会通过抱抱和亲亲去表达友好,会通过大笑表现出对他人的肯定和喜欢等等,我就利用他这些特点,去帮助和鼓励他化解一些问题行为出现的尴尬瞬间。

 

如果能抓住孩子的特长,就好好培养,实在找不出来,那就努力培养亲子关系,做家务,帮他们提升自理能力。

 

我发现我的孩子特别喜欢数字,我就从这出发,利用停车位的数字,拓展到汽车的车牌,再拓展到字母,后来数字和字母都认识了,还认识了很多车标。

 

当时有家长就问我认识这些东西有啥用?

 

其实他通过认识车标练习到了发音,说话也越来越清晰、准确,而且后来还学会主动提问:这是什么?我觉得,我们发现孩子的特长,帮助他拓展更多的东西,能更好的改善他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的情况,如果一味的担心,容易错失很多教学的机会。

 

我最近经常看着身边这个不满4岁的小孩,他这么小,我实在设想不出未来他会成为什么样子。紧接着我又会想到自己,同样也不清楚,我又会有哪些方面因这个小孩的存在而被重塑。

 

父母在塑造着孩子,孩子也在改变着父母,不是么?

 

对于小孩的未来,我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预期。在我眼里,他无非就是一个有个性的正常人,我只希望在能力范围内引导好他,把握好当下,让孩子体会快乐,学会自己做人生的选择。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北京正在关怀科技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恩启北京海淀中心
成立时间:2014年07月18日
区     域 :北京海淀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融合课程 | 能力评估 | 特殊教育
最新文章
1孩子在校被孤立,不会处理冲突?这些方法帮助TA
2做评估不踩雷,有经验的家长这样说!
3语言及言语评估和OT评估是怎么样的呢?

作者专栏sign up

张梅
张梅
人物性质:诊治医生
所属单位: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人物特长:诊治医生
区     域 :湖南长沙市
单位性质:公办诊疗医院| 科研学术机构| 事业单位
热点文章
1结构化教学的定义
2特教知识|阿斯伯格儿童有哪些较佳的改善方法?
3自闭症早期干预的家庭影响因素:户籍所在地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