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诺爸把娃带出来的最大的心得是什么?

来   源:杭州滨江区贝蓓康复中心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文章来源:诺爸说;ID号:nuobashuo我听见伤心处有细碎的声响我看不见他们-泰戈尔《飞鸟集》今天来聊一个潜在可能的话题,来聊一聊我觉得我将孩子能带出来的最大的切身感受和体会,也是算是对于我的心得一篇整理。之前做过的家庭陪伴指导班的过程中,能够让一群家长去反思和对比在孩子被诊断前家长对于孩子的看
关键词:生活自理,示范,问题行为,自闭,自闭症,认知,模仿

文章来源:诺爸说;ID号:nuobashuo


我听见伤心处有细碎的声响

我看不见他们

-泰戈尔《飞鸟集》

 

今天来聊一个潜在可能的话题,来聊一聊我觉得我将孩子能带出来的最大的切身感受和体会,也是算是对于我的心得一篇整理。之前做过的家庭陪伴指导班的过程中,能够让一群家长去反思和对比在孩子被诊断前家长对于孩子的看法的对比,我希望通过这些想法的先后转变,给大家一些启示。


最初的认识:最多慢一点,没什么异常


你眼里孩子是什么样,你就会如何对待他,而最终他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发现其实和我一样,那时,我们对于孩子的看法,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转折。

 

之前我们最多认为孩子是说话晚,不理人,自己玩玩具看电视能看半天,虽偶尔对比会有些担心,但总体绝对没有想过,当这个如梦魇一般的词汇出现的时候,直接摧毁了我们所有对于孩子的希望。

 

我选出几条能够代表家长观念转变的直接反馈来和大家一起回顾和反思我们对于孩子的看法是如何转变的?

 

在真正的接触自闭症这三个字之前对于孩子的看法是什么样?

群友A:孩子就是和大人亲密关系不足,说话晚,正常。

群友B:精力旺盛、脾气急、与父母不亲近、入睡难、说话晚,有些担心但觉得应该没问题。

群友C:很可爱有时候也挺聪明的,但是脾气很暴躁,不能很进行交流,更别提是跟其他小朋友。

群友D:挺难带的孩子,没觉得孩子不对的地方

群友E:总觉得孩子有问题,又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在怀疑中度过了半年的时间

群友F:觉得孩子发育比同龄孩子慢 慢慢长大会追赶上来

 

家长对于孩子的看法是要么很难带,要么不亲,要么是发育慢点,说话慢点,一般认为是长大点就好了,至少大家都认为孩子是正常的小朋友,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但是当自闭症这三个字出现的时候,大家对于孩子的看法,急转直下

 

绝望的漩涡:孩子完了,看不到任何希望


在经历了医院的诊断和网上查询各种信息之后的看法是?

认为自闭症,不与人沟通,不停的去抓他注意力眼神对视,极度焦虑

如惊弓之鸟,对于孩子出现的一点点行为就对号入座,认为是刻板,总是陷入绝望和崩溃

先是认为孩子没救了,不解,否认却又不得不承认孩子确实有问题。

情绪容易崩溃,半夜哭闹,行为刻板,认为孩子问题很大,好不了了

孩子眼神无交流,不理人,不跟小盆友玩,自己玩自己的。认知语言退步,坐不住。

愧疚,焦虑,害怕孩子没有未来,没有期望,

完了,自闭症啊,崩溃

所有事情都是问题,被网络吓坏了

感觉很严重,包括以后生活自理问题

 

至此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巨大转折,家长从对于孩子,通过医生的说法,网络上能查到的信息,直接陷入深切的悲观和绝望,看待孩子的时候,如惊弓之鸟一般,将孩子的各种行为对号入座,机械手,刻板行为,机械记忆,自我刺激等等各种骇人听闻的词汇的出现,占据了家长的思维和大脑,从此看待孩子的眼光彻底的改变了,有色眼镜被带了起来,孩子的诸多行为如看手,垫脚走路,重复大人的语言,眼神闪躲都变成了不得了的问题行为,都让家长陷入无休止的恐慌与绝望,认为孩子完全就是他们说的那样,是个问题儿童,而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是因为自己崩溃出现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变化,之前是没发现,没注意,现在是往往过激反应,对于孩子的“问题行为”,要么恶意制止,甚至呵斥和惩罚,要么自己绝望无助,不忍直视。


我很理解大家当时的心情,我在最初发现孩子的时候,回到家里孩子已经睡着了,我坐在床边看着熟睡的诺诺,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我实在不敢相信,这么可爱的孩子,居然是他们说的那样,我当时的内心一阵剧烈的绞痛,我默默的看了孩子好久,其实那时我和大家一样,也是绝望而无助的,因为我所能查到的信息,翻阅的资料,看过的书籍,给我展示的结果都是孩子完了,很大可能性连正常生活都不能回归了。但是,其实一切也在那个时候峰回路转。

 

诺爸的秘诀:不带有色眼镜看待孩子,孩子只能父母自己来拯救


那天晚上我和诺妈聊了两个小时,也就是我自己诊断了孩子,和她去说孩子的问题和结果的时候,妈妈的坚强超出了我的想象。第二天,我们达成观念达成一致。也就引出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话题,诺爸把孩子带出来的秘诀:无论世界怎么描述和定义我们的孩子,他都是我和妈妈眼中最可爱,最善良最美好的孩子。我们能够坦然的接受他的特点,我们需要真正理解和走近他,如果说他现在暂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不会带着任何有色眼镜去看待他。


那些问题,只是我们还不够理解他的初衷,只是他还不会告诉我们。我们相信他一定有他的理由。如果有误会,那一定也是我们自身对于他的误解,或者是我们对于他的忽视,他的一切行为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我们无条件的相信孩子,爱孩子,如果说真的要拯救什么,那也一定是靠和他最亲近,最理解他,最爱他的父母本身,而不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而后,我和老婆说了我要辞职回来陪伴孩子的决定,开始了真正陪伴孩子,理解孩子的家庭干预之路。我说过,这是我人生中最怀念的时刻,也是我认为我一生中最明智的决定。而后和孩子在一起他的表现和状态,说明了一切。即使他还是如我在刻板行为那期里给大家展示的,存在很多的问题行为,但是当我相信他,甚至是和他一起享受这些他的乐趣的时候,孩子看着我的笑容,融化了一切。我知道,我是对的,即使全世界认为我是错的也无所谓。


关于诺诺当初的刻板行为

 

其实后来慢慢的进步,孩子很好的适应了幼儿园,老师也很喜欢他,很理解他,我对于这件事情的激情也在一点点的消散,加上最近一直咳嗽,家庭干预访谈实录,自己的音频节目也都停更已久。但是当我回望这一切的时候,我发现之前说给过的话,猜想的事情都在一样验证。

 

家长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孩子,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你就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终局。若你认为他是有问题的,他需要靠着训练去改变,你最后能得到的最多是一个能力还不错的问题儿童。


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孩子:他只是个孩子,有自己充足的理由

 

如果你能深入的去思考和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理解孩子的自卑,无奈无助,理解孩子汹涌澎湃的情绪,你会发现,原来我们成人是如此的的视角狭隘,如此的不理解孩子和他人。其实他们的所有的行为,都有他们自己的充足的理由,只是我们不了解罢了。

 

比如:孩子的自伤行为

是因为孩子本身的表达能力不够,在他认为的秩序感和需求被打破和不被满足时,孩子只能通过这种过激的的行为来试图让家长理解他,他甚至都不愿意伤害别人,只肯伤害自己。

 

比如:孩子总是痴迷于各种他自己的简单的兴趣之中

因为他从来没有体验过和人玩耍的乐趣,或者不知该如何应对和人之间的玩耍的方式,于是就用自己在语言前相对直观的方式,去感受和摸索一些玩的方式,圆形物体,旋转,长条状的来回晃动,各种光线的变化。孩子能发现这些简单的事物中的美丽。他只是还没学会更复杂的玩法的暂时正常的过程。

 

比如:孩子总是躲着别人,躲着目光,不肯应答

其实都是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不知道该怎么回应,面对这大人的失望,面对着从未考虑过他的感受的家长,甚至是诸多的负面情绪,孩子只能通过这种逃避来保护自己。孩子对于自己非常自卑且没有信心。这时候他最需要的家长的爱和鼓励,一点点的示范和一颗包容之心。然而,家长却等不及了。他们急切的需要孩子的所谓进步来安抚自己那颗被网络,医生,社会吓唬的焦虑绝望的内心,他们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觉得孩子必须得给他回应,必须得立刻停止他认为不好的问题行为,似乎这样焦虑的心才能好受一点,却不知,自己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对于孩子以强迫,以压力,以伤害的施害者。

 

孩子其实是因为之前,如父母忙于工作,主要代养人更换,长期在推车或者电视中生活,缺乏与人互动,与孩子互动的情景里长大,加上他们天生敏感,想法有多,自主意识强烈的特点,导致的创伤性成长环境中造就的自我封闭的暂时性逃避心理状态,这件事情的核心是孩子的心理发展的健康,是孩子看待自己的和他人之间看法的感受,家长这时却完全不管不顾孩子的心理的安全感,包容心,却一味的要求能力进步,要求问题行为消失,其实恰恰是导致了更大问题的二次伤害的产生。

 

自助者天助:路只有自我救赎一条


为何我一直说,我只呼吁家庭的深度陪伴,只建议父母的反省和改变,只提倡要拉近孩子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于大家在意的能力相比,孩子健全的社会性心理的发展实际上是那条更重要的隐藏的内部关键。只有孩子的内心得到了该有的关爱和发展,他愿意走出自我封闭了,才会愿意观察和看着自己的父母,以及其他的同龄玩伴,才会愿意观察模仿,愿意试着去表达和尝试语言的诉说,才会愿意用各种情绪和非语言的方式去让身边的人理解他。他们的情感太过强烈,很多时候会很情绪化,但是这绝对比孩子什么都不愿表达的自我封闭要好一万倍啊。


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想法,有尤其是他们在还不会沟通,对于关系和外界存在着诸多害怕恐惧和误解的时候,我们成人不能自私的认为孩子怎么不理解我们,毕竟我们是比他要有着十倍的在世界上存在的时间,拥有更多的人生体验,和各种社会经历,经受过教育和挫折,我们作为成人,作为父母,理应去理解和包容,去帮助孩子处理和化解他的情绪问题,认知理解问题,让他能够找到更好的方式,去慢慢取代之前的极端的情绪表达方式,但是往往父母比孩子还要先崩溃,比孩子还要玻璃心,比孩子还要孩子气。这也是我一直其实特别心塞的一件事。

 

拯救自己的孩子,唯有父母自己,别无他人。如果缺少方法,我可以推荐各种书籍,如果不理解种种孩子的问题状况,我可以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去解析和分享,如果缺少信心,我可以厚着脸皮邀请一个个把孩子带好的家长来分享他们的经历。但是如果缺少对于孩子的责任,缺少真正的去面对这件事的信心,恕我无能为力。

 

世间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亲子的之间的误解,家长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以有色眼睛去看待他,甚至认为他是负担,是累赘,是不幸的源头。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只是你对于孩子还不够了解,只是你缺少真正去面对和走进这件事情的勇气,缺少一个能够接受最坏的结果,但是有能报以最大希望的强大内心。

 

自助者天助,以前其实我不太喜欢家长说我的音频和文字是正能量,因为我觉得我讲的是心法啊,不过现在我很感谢大家正能量这个评价和说法。这个世界的文明的发展,物欲的扩张,生活成本的日益提高,人际关系淡漠和紧张,每个人都活的很辛苦。但出现了这个世界都将我们向深渊中推的时候,其实我们需要一些勇气,需要一些能够看得到的先辈。所幸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所幸,更多的家长朋友正在醒来。谢谢你们,祝福你们。

 

这篇文章的内容的发展完全不像我最初预想的那样,就这么流淌出来了,我也找到了一些最初的时候的感觉,我觉得很好,这条路我也会继续用心努力走下去。沉沦了一段时间,是时候多去做一些一直觉得,有兴趣,有意义的事情了。诸君共勉。

 

接下来我会分大概五六篇文章,去和大家去分析一下我们这类孩子的特点或特质,两个不同的视角代表着,问题儿童和天才少年,为何这个世界对于这群孩子会有这么大的误解,诺爸希望用自己的文字和方式,去给你一些剖析和新的启发。


最后用那些曾经也陷入无边黑暗,然后走出去面对的家长的看法作为今天文章的结尾。

先是认为孩子没救了,不解否认却又不得不承认孩子确实有问题。但是诊断后一两天就学会了被动指物,让我又看见了希望。

印证了自己的担心,有过绝望,随着陪伴的增强孩子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心情比较放松,对孩子充满希望。

聪明但是极度敏感!敏感的可怕!我和爸爸声音大一点都感觉他不一样。不是吵架都我能感觉到。

是自闭症也不要紧,现在开始陪伴,希望有不一样的将来

有了诊断反而渐渐淡定了,从感觉是世界末日变成了人生充满希望,我的孩子能好,能成为正常的孩子,我深信,我愿用余生陪伴她。

孩子聪明 敏感 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相信他可以走出来

从发现孩子不太对劲我就网上查了一下、百度里面提到最多的都是自闭症、我又看了好多论坛贴吧、直到加入你们这个群、我自己知道孩子是有那个倾向了、我也没觉得非要去医院要一个孩子是自闭的结果、医院也只是给我一个诊断最终能帮孩子的还是我们自己、我现在就把孩子当成普通孩子、每天还是和以前一样、就是多用了一些时间来陪她、对她更加用心去陪伴、我也相信孩子慢慢能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也能慢慢走出来

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最需要人爱

 少年应该肩挑杨柳依依,肩挑草长莺飞


诺爸说 出品

【微信公众号】 nuobashuo

■若您觉得内容有所帮助,欢迎回复交流讨论

■改变自己用心陪伴,还孩子一个有趣幸福的童年。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杭州贝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杭州滨江区贝蓓康复中心
成立时间:2021年02月03日
区     域 :浙江杭州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 语言训练机构 | 感统训练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最新文章
1杭州滨江区贝蓓康复中心_杭州滨江区自闭症儿童康复/语言训练实力如何?
2什么事自闭症儿童身体协调性训练?
3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的教学原则的内容

作者专栏sign up

陆晓菊
陆晓菊
人物性质:机构创始人
所属单位:扬州市广陵区智童儿童发展中心
人物特长:机构创始人
区     域 :江苏扬州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国家积极推进构建孤独症患者关爱支持服务体系
22023年02月02日合肥市自闭症教育机构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3鄂伦春旗妇联携女企业家代表走访鄂伦春旗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