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游语——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

游语——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

来   源:游语(杨浦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以家庭为中心”从头说起,当孩子来机构上课,我们第一件事做什么?对,没错,是打招呼。这是个很重要的技能。以我手头目前带的孩子为例小龄无口语,眼神弱的,看你一眼抬下手都觉得谢天谢地了;有简单口语的,引导下漫不经心地说句:“马老师好”就觉得很欣慰;性格活泼的,有点口吃的ADHD小朋友则仿佛像阔别多日,有
关键词:aba,儿童语言,感统,强化物,示范,提示,游语

“以家庭为中心”
从头说起,当孩子来机构上课,我们第一件事做什么?
对,没错,是打招呼。
这是个很重要的技能。
以我手头目前带的孩子为例
小龄无口语,眼神弱的,看你一眼抬下手都觉得谢天谢地了;有简单口语的,引导下漫不经心地说句:“马老师好”就觉得很欣慰;性格活泼的,有点口吃的ADHD小朋友则仿佛像阔别多日,有很多话堵在嘴里说不出口;
阿斯则就风格各异了,套路可能有(一看二挥三问好),就是觉得不走心:
有的进门直奔自己感兴趣的玩具柜找弹力球,有的突然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你看我这只恐龙,它balabala…”,有的羞涩得盯着人和动物看来看去,半天说不出来话。
 聊天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可真不像闺蜜下午茶&八卦那样,是件轻松事。

分享食物
就说昨天中午吧,我的外卖晚到了。
下课了,我喘口气,吃了几口鸡肉卷,开始和家长沟通。
过程中,哼哼一直兴奋地叫着旁边正在看电脑,生无可恋地翻译文献的张老师。我拿出另一个卷,让哼哼交给张老师,哼哼笑嘻嘻地跑开了??同样让她问外婆要不要吃,哼哼没有询问,而是直接回答说:不要吃啦。
分析
哼哼对人有基本的兴趣,但尚未发展出【区分自我和他人想法】的心智能力。所以,当老师提出要求时,哼哼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我不想吃,所以张老师和外婆也不要。
引导策略
(1)多提供练习机会,鼓励小朋友主动发起,如果无法独立完成,大人可以口头或身体辅助。
(2)当小朋友来找我们时,可尝试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我不喜欢玩小火车,换个别的吧”,“谢谢你的饼干,有没有草莓味的?”)以提高小朋友的理解力和适应性。
奖励小零食
我们机构“比较抠”,上课几乎没有薯片啥的食物强化物(除非是目前强化物还比较局限的,偶尔用一下,还是家长自备的)。
但浦东店会备一些小零食给孩子上完课后,老师和家长沟通期间,孩子可以填饱肚子。最近深受小朋友欢迎的是“芝士威化”。
拿出来一桶,放在桌上,你就看吧,小朋友不一会就像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扑过来了。
然后你就可以坐着,用这块神奇的小饼干呼风唤雨了(才怪):
场景1:小Q不听家长话,光着脚在地上跑,这时候就要求“先穿鞋洗手,再给饼干”。
场景2:语言比较好的(如汪汪),会鼓励说一个具体的上课表现好的点。如果老师听完觉得有说服力,就可以得到一块。
分析
活用强化物(或者你说活用普雷马克原则,又称“外祖母原则”),在生活场景中促进孩子的正向行为,锻炼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引导策略
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可以先要求“做点小事”,再及时进行奖励。
满足好奇心
还是因为偶尔在办公室吃饭被小朋友看到,所以他们会对我的食物感兴趣。
喝可乐
嗡嗡看着我桌上放的零度可乐。
“这是什么?”
“这是零度可乐,马老师怕胖,所以喝零度的。”
(事后妈妈告诉我,嗡嗡基本没喝过可乐。好吧,人家根本没问那么多,我倒是给自己加戏,也许这就是和阿斯聊天的真谛吧)
“你想喝吗?”——“嗯”
“那去拿个杯子吧,我给你倒一点!”
嗡嗡拿来杯子,马老师倒了一口,只见嗡嗡先是小心地抿着,然后一饮而尽。
“好喝吗?”——“好喝”
“什么味道的?”
嗡嗡有点说不上来,马老师引导:是不是有点酸酸的,甜甜的?
嗡嗡要第二杯时,马老师引导嗡嗡关注可乐的颜色:你看,它是黑色的,像不像厨房里的酱油?
 还有类似的情况,让小朋友认识了空心菜,如果是上下午都会见面的小朋友,还会引导聊一聊午饭吃了什么。
 分析
叙事能力的培养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主要有日常生活、游戏、专门的语言活动以及在其他领域中随机的渗透。
午饭吃了啥可以综合考察小朋友的语言理解和表达、短时记忆和社会性的能力。
引导策略
如果会说但没有自信,多提供机会,等待,鼓励,不逼太紧要求一步到位;
如果是还不太会说,可以引导仿说或问较为简单的问题,逐步引导小朋友表达;
必要时,还可以借助拍摄的图片、视频等视觉提示,引导小朋友表达。
 关心他人
夏天到了,开关空调变成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件事。
开空调
哼哼已经会用短句表达需求了。上课途中,哼哼突然说:热!马老师(我)好热!
我没有直接去找遥控器开空调,而是开启了如下对话:
“热了怎么办?”——“要开空调!”
“空调在哪里啊?”——“在上面(配合手势指示)”
“空调怎么开?/用什么开空调啊?”——“用遥控器开”
“遥控器在哪里?找一找”——“哦,在袋子里”(教室门后挂着的一个)
“有风啦,好凉快”
 关空调
马老师假装很冷,边搓着身体,边说:哼哼我要抱抱你,我好冷呀。
哼哼没有反应,于是我直接说:
马老师很冷,要关空调。
然后一起去找遥控器关上。
 分析
哼哼需要积累更多区分自我和他人想法的经验。在对话上,哼哼习惯回答问题或模仿大人提问,命名和简单描述的能力相对较好,但在表达自我想法的语言能力上还有待提升。
引导策略
将内容分解来进行提问,多等待观察孩子的反应,适时辅助。就好似飞行棋,辅助的方式多是根据孩子表现来推动“前进1格”,然后再把机会交给孩子,轮流发起。当给予充分的练习,孩子可能哪一次就掷到6,自己前进一大步了。
夸夸别人
说好话很重要。
嘴甜点,可能别人的态度就会不一样。
最近在社交网络上关注到戚薇的女儿Lucky,才3岁就能说会道。除了和妈妈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面对正在化妆的妈妈的一顿乱夸:
妈妈,你这个口红好好看哦!
妈妈你这个睫毛好好看!
这个刷子好好看!
我想要你这个…想要…
想起周末小组课前我夸小C的裙子好漂亮,她竟然嗯了一下就走了…就走了…走了
分析
记得有家长问过我,阿斯天性如此,这些东西是可以教的吗?
其实我内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正如阿斯难以换位思考我们一样,我们借助各种资料也难以真正换位思考他们。
但我们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彼此心的距离更近(怎么听着那么煽情,没关系,你懂我意思的)
摆在眼前的现实是,他们需要在我们这颗星球时生活,那么,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了解并遵守一些规则是必须的。
引导策略
不管学不学得会,你都得教一点。因为这些亲社会行为,对于孩子们的社会适应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次学不会,换个场景再教;煞费苦心教不会,那就找个替代的方式吧。
 意外情况
“爸爸的特斯拉坏了。”皮皮见面就念叨着。
我先是问:“怎么坏了?”
这话显然难倒了皮皮。
所以我改口又问:
“爸爸的特斯拉是什么颜色?”
“蓝色的”
说完,皮皮竟然自己补充到:爸爸的特斯拉送到4S店充电去了…
分析
一是开放性的问题(如how/why类的)对小朋友的语言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对皮皮具有一定的挑战。
二是皮皮在语言理解上需要时间,在组织语句表达上同样也需要。因整体加工时间比较长,所以会存在“连线前方记者的延迟”情况。
引导策略
逐步引导,先简化提问方式,当孩子的“语言引擎”启动起来时,鼓励孩子多表达(哪怕是逻辑有点乱的),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拓展和重新编排,最后可以示范一次“正确版本”——哦,你的意思是balabala…让孩子听一遍或仿说一次。

写在后面
其实,从我们见到小朋友的第一刻起,评估和干预就已经开始了。
也许这些也是家长们一直坚持在做的事。
记录下来,是为了给家长们参考,也为了能看到更多家长反馈的自己觉得成功的引导策略,以期家长们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在生活中进行更高效和针对性的引导。
作为一名机构老师,我除了日常生活娱乐外,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在看专业书和健身了。
倒不是我有多自律。看书一是为了保住饭碗(我们游语对老师自我学习和成长要求真的很高)。因为来咨询评估干预的孩子千差万别,他们需要的东西也很多元。不懂不能瞎逼逼啊。

二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在专业问题上,我也不习惯直接站队,因为觉得这愧对母校对我的教育——人如果没有批判性的思维,就像一棵海草海草海草海草…随风飘摇?
健身一是为了有体力带孩子,尤其是小龄的(徒手感统了解一下),同时也为了直接“降服”一些挑战行为。
原来我觉得,专业人士的样子就是要够斩钉截铁,但现在看来,严谨和细致才是王道。
虽然我有时和戴老师观点不同,但还是很感谢戴老师对我的栽培和信任,让我有一片相对自由的土壤,可以快速成长起来(这才是游语真正的文化——领导根据每个老师的特点,培养适合老师的气质和教学风格,凸显了老师的气质和个性,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的特别的学生)。
不知道这几个小故事,会不会让你对【游语教育】“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呢?

展开全部

作者专栏sign up

戴玉蓉
戴玉蓉
人物性质:机构创始人
所属单位:上海游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创始人
区     域 :上海杨浦区
单位性质:行业服务机构
热点文章
1游语教育戴玉蓉:融合教育的路上,我踏入过哪些坑?
2游语影子老师的嵌入式的语言干预:要以家庭和孩子为中心
32023年上海游语自我管理小组课程简介(附:人员进修申请通道)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